id SHOW 室內設計
  • SPACE
  • DESIGNER
  • idTALK
    design global news interview Story material School
  • MAGAZINE
  • VIDEO
  • VRHOME
  • DECOSAFE
En
  • 繁體
  • 简体
Sign in
  • SPACE  
  • DESIGNER  
  • idTALK  
    • design
    • global news
    • interview
    • Story
    • material
    • School
  • MAGAZINE  
  • VIDEO  
  • VRHOME  
  • DECOSAFE  
  • Sign in
    • 繁
    • 简
  • idTALK
  • story
    • ALL ARTICLES
    • design
    • global
    • people
    • story
    • material
    • school
  • order by
    • Default
    • Latest
    • Most viewed
    • Most Like
  1. HOME
  2. idTALK
  3. STORY
# story
2020.12.17
obis 歐必斯國際家居:成功的祕密,源於無所畏懼的勇氣

2017年大稻埕煙火節暨台北琴酒節,整條迪化街進行封街慶祝,在人來人往的霞海城隍廟前,赫然擺放著一張床墊,不管任何民眾,無論彼此是什麼關係,只要性別是一男一女,然後共同滾過這張床,就能夠獲得一條紅線,代表闖關成功,而這充滿驚喜的行銷方式,其實在籌備階段遭到廟公強烈反對,認為對城隍爺不敬,最後在雙方溝通之後,決定透過擲筊方式來詢問神明意見,最後花了快2個小時總算擲出聖筊,得到廟方應允,這個活動可說相當程度打響了obis歐必斯國際家居的知名度,同時也讓人見識到執行團隊的毅力與膽識,而其幕後的操刀者就是obis的營運長廖瑀瑄。

# story
2020.12.14
造一個可以帶著走的家 台灣新生代女力設計團隊「走走家具」

據研究統計人一生中至少要搬11 次家,反思自己現有的搬家次數,不免感到一絲惶恐。提到搬家,租屋族第一個想到的大概是堆積如山的衣物,而有料理習慣的人,可能會優先將心愛的鍋碗瓢盆打包裝箱,加上居住期間陸續積累的大小雜物,好不容易搬到新房後,零零總總也要花上好一陣子整理了。這些還只是搬家套裝的基礎配備,新房東提供的家具是否完好?是否需要添購新的?要是砸錢買了,再次搬家時該如何帶走?想必是外地求學、求職的我們,難以躲避的終極提問。 誕生於2016 年的台灣新創家具品牌「走走家具」(GOGO Furniture),由三位同為設計背景的創辦人宋倍儀、陳姿廷、黃璟平共同創立,有鑑於遷徙世代年輕人普遍以租房為主,而市面上傳統組裝式家具往往不耐拆裝,雖價格低廉卻無法長期使用,每次搬家都必須再次添購,久而久之造成的浪費也非常可觀。遂將品牌概念設定為設計與質感兼具,耐久且可重覆拆裝的「帶著走的家具」,推出後亦成功擄獲大批租屋族的心!

# story
2020.11.03
形塑居家美學新基準,你不可錯過的實木家具品牌「Mountain Living」

一場雷陣雨剛過的週二午後,走進Mountain Living 位於內湖洲子街的台北旗艦門市,由店內三五成群的來客看來,他們怕是早已深陷這個來自新加坡家居生活品牌,精心營造的舒適氛圍中而不自覺了。 目前全球共設有六間門店的Mountain Living,係由一對熱愛原木與極簡設計的年輕夫婦所創,不僅重視家具設計,更傳遞了一種自然、寫意,與環境和諧共存的生活態度,極短時間內便迅速擄獲了當地消費者的喜愛,事業版圖擴及全球,並於2013 年打進台灣市場。該品牌結合原創設計、原木家具、生活家飾、咖啡餐飲及經典香氛,竭力打造嶄新型態、複合式的居家生活美學。

# story
2020.08.11
Beyond Object : ±0 X 無限大

設計品牌 Beyond Object 由旅英設計師陳函谿於2014 創立,領域涵蓋居家配件、設計文具,在裝置展覽、燈具與家具的設計方面亦有所涉獵。設計低調簡約,卻帶有讓人驚喜的巧思,乍看這些美麗的物件或許讓人摸不著頭緒,細細品味卻發現這些如同藝術品般的物件各具十足的功能性和故事性。團隊持續以解構手法探索物件本質,並大膽挑戰不同製造工藝的極限。其設計快速虜獲全球設計愛好者的心,成功打入巴黎 Colette,倫敦Fortnum & Mason 百貨,邁阿密Luminaire,東京蔦屋書店等設計名店。設計作品亦成功打進紐約 MoMA,巴黎龐畢度中心,倫敦Design Museum 等重要博物館通路販售。

# story
2020.08.07
一群追夢人 喚醒台灣工藝魂:JJ工坊

從捷運南京復興站7號出口離開,往慶城街方向走去,路邊一棟擁有兩扇透明大櫥窗的白色店面輕盈的映入眼簾。窗內經常有年輕的男女師傅在敲打製作著產品,熟練的操作總是吸引不少人佇足觀看,但這並不是一間普通的工作室,而是由國內知名家具設計廠商「漂亮的家」所打造,有著台灣微型包浩斯稱號的JJ工坊。

# story
2020.05.05
溫度物所 個性男子的綠色敘事詩

很難透過三言兩語就說清楚「溫度物所」到底是做什麼的,由Issac與Wayne共同創立的這個品牌,日常業務核心包含了植物、裝置、服裝、空間、策展、品牌行銷等,完全符合當下斜槓世代的挑戰精神,或許正如同採訪當日Wayne親自招待而端上的手沖咖啡與來自鹿兒島的九州蜂蜜蛋糕一樣,雖然分屬不同食材,組合起來時卻能在口中併發出完美滋味,有趣的是,溫度物所也彷彿正是這樣子的存在。

# story
2020.05.04
禹禹藝術工作室 小鎮引路人 光影造夢師

鹽水以蜂炮廣為世人所知,這聲短暫而熱鬧的炸裂,使經年四散各地的人們,得以在每年蜂炮施放之時,重聚於此。近幾年每到元宵時節,月津港一帶便被悄悄點亮,點點燈火倒映在水面上,順著波光,搖搖晃晃,搖到了老城居民們的心上,搖到了年輕學子們遙遠的家鄉,在流動的藝術長河中,承載著許多藝術工作者的熱血與期望。由陳禹霖、陳禹廷兄弟倆所創立的禹禹藝術工作室,正是月津港燈節創始之初最大的功臣之一。

# story
2020.04.22
U.I.J Hotel&Hostel友愛街旅館:用在地眼光,飽覽城市萬種風情

「旅行的目的不是一個地理名詞,而是看待事物的全新角度。」--Henry Miller 老牌、連鎖飯店林立的古都台南,老屋改建成民宿,供旅人留宿的案例也不少,往來行人,無一不愛上那特立獨行的城市氣息。然而像「U.I.J Hotel&Hostel友愛街旅館」一般,結合設計旅店和青年旅舍的跨界旅宿卻不多,一間24小時不打烊的「BBBooks粅粅書店」、供旅客交換旅遊心得的「Hello Salon你好沙龍」、能相互切磋廚藝,大顯身手的「Open Kitchen共享廚房」、恣意沐浴南國陽光的「Free Terrace室外露臺」,以在地方式,品味一座城市,用在地眼光,飽覽萬種風情。

# story
2020.04.06
續寫老傢俱的黃金時代

探訪隱身於中和工業區的iwadaobao,店名取自諧音「愛挖到寶」,座落在標新立異的現代都市之中,隨著緩緩拉開的鐵門,宛如一頭栽進電影《午夜巴黎》裡的浪漫情節,走入上世紀的美好年代。因工作結緣的兩位主理人,Fabien和Joanne,開設iwadaobao至今已7年有餘,從最初永和的25坪店面,到現在中和占地200坪,結合展示與倉儲的藏寶空間,一路雖有艱辛,仍樂此不疲。

# story
2020.01.16
HOMEWORK STUDIO-老靈魂之歌

走在台北市中正區三元街隱蔽的巷弄內,兩旁都是傳統民宅,一下子找不著Homework studio的實際位置,恰巧這時一位身著吊帶褲的年輕男性從身旁經過,無意跟他對上了一眼,看著對方踏著輕快的腳步進入一間民居,仔細一瞧,才發現這間「民居」就是自己正在尋覓的古物店。

# story
2020.01.16
STUDIO LIM-以永續美學基礎 鋪墊新工藝型態

STUDIO LIM成立於2016年底,擅長以創新的實驗手法,結合百年傳統工藝和現代工業製程,製作獨一無二的傢飾精品。不只注重品質與細節的堅持,更希望傳達對環境永續追求的承諾。

# story
2019.11.19
堅持手作美學 隨性而為的咖啡滋味

[bi.du.haev],其實就是英文「Be-Do-Have」的音標寫法,它不僅是品牌名稱,更是一種人生哲學的率性表達。多數人在面對生活時,依循的順序是「Have-Do-Be」,意即因為擁有某種才能,於是嘗試發展,最後成為某類專才,例如因為發現自己對於空間很有想法,所以進入大學相關科系接受訓練,最後成為一位建築師或室內設計師。

# story
2019.11.14
RETRO STUDIO - 斜槓大叔與他的老家具故事

在台北,只要是玩歐洲老家具的行家,對於RETRO STUDIO的名號應該都非常熟悉。RETRO STUDIO創立於2005年,當年歐洲古董家具在台灣的熱潮還不如今日興盛,因此當專營二手中世紀經典傢俱與北歐懷舊復古家具的RETRO STUDIO出現時,可說替許多想踏入這個領域的消費者,點亮了一盞明燈。

# story
2019.08.01
良事設計 - 我家有座動物園

曾有人說過:「最極致的藝術,就是商業化」,拿這句話來形容良事設計確實再合適不過。良事設計的創辦人楊皓鈞,從小對於美術、繪畫就相當感興趣,長大就讀研究所的時候更是鑽研純藝術領域,當時他其實就一直在思考藝術的本質以及它能夠有哪些呈現方式。

# story
2019.08.01
路力家器具 - 勞心勞力打磨台灣好設計

「其實台灣有許多年輕人對於家具製作抱有極大的熱情,但現實的考量令他們卻步,所以我希望能夠創造出一種理想的環境,讓年輕人知道台灣木製家具產業的發展是有未來的,這樣才能吸引更多優質人才積極投入。」路力家器具的陳奕夫總監在受訪時語氣堅定的說著。

# story
2019.05.15
在氧化中拾綴 打造獨特仿舊鏽蝕美學 interview with Yenchen·Yawen Design Studio

我從小就是一個喜歡動手做東西的人,父母沒有給零用錢的習慣,所以玩具都是由寶特瓶、免洗筷、橡皮筋還有熱融膠中拼拼湊湊做出來,所以很早就發現自己對於美術算是頗有天份,相較姊姊與妹妹都是法律系畢業,我算是家族中相當另類的一個人。

  • «
  • 1
  • 2
  • »
id SHOW 好宅秀居家設計平台 id SHOW 好宅秀居家設計平台
  • SPACE
  • DESIGNER
  • idTALK
  • MAGAZINE
  • VIDEO
  • VRHOME
  • DECOSAFE
  • ABOUT US

© id show室內設計│室內設計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