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將室內設計比喻成空間的「整形」,那麼軟裝設計就像為空間「化妝」,日韓歐美風格恣意切換,新式復古台味也手到擒來,彷彿對空間施了魔法般,重獲新生。「軟裝」指的是空間中所有可移動的元素,涵蓋範圍大至傢俱,小至擺件,看似輕鬆卻不可小覷,需要強大的視覺美感作為支撐,方能化腐朽為神奇。
依據居住者的生活習慣、個人愛好、預算需求等,從環境、擺設、機能、材質、風格等面向,選擇合適物件、提供配置方案,將空間予以規劃,展現符合居住者的生活品味。目前市面上的軟裝設計專業,尚不受相關單位規範,常由視覺、藝術、建築、室內設計、傢俱業等具備相關經歷人士,經自學後執業。
本月”id SHOW”將帶領眾讀者們,一頭栽進軟裝設計的世界,窺探這些設計師們是如何巧妙地為空間換上新衣,消費者在選擇軟裝設計公司時,又該注意那些眉眉角角呢?
本次邀請到豐庭空間美學 軟裝總監Diana(文中以D表示),與讀者們分享她一路走來的設計之道。
請問您是如何開始走上軟裝設計道路的呢?
D:我一直處空間設計產業中,也很早就發現無論從事家具零售端,或者其他相關行業,若是一個空間到最後的結果不盡如人意,原因很可能是「軟裝設計」這塊沒有很好地被整合進去。軟裝絕非在空間中扮演著配角,軟硬裝的重要性是1:1的,沒有哪端是壓倒性的比例,只要稍有不慎,整個空間質感就會產生落差。
對您而言,軟裝設計之於室內設計的優點是什麼?又有什麼侷限嗎?
D:以目前台灣的室內設計生態來說,有蠻大比例是沒辦法滿足軟裝區塊的全面性建議,舉例來說,室內設計師從學科教育開始,沒有接觸、學習到軟裝相關課程,而軟裝包含的範疇其實很廣,東西很零碎,考量的層面也多,需要比較強的整合能力。
通常預算比較高的設計案,有機會找適合的軟裝設計公司進行搭配,空間最終較容易達成符合消費者期望的效果,但這類型的裝修案不是太常見。軟硬裝沒有妥善整合的話,第一空間視覺上會明顯感覺不夠完整,第二,軟裝與生活息息相關,如果沒有搭配全面性軟裝設計,例如傢俱、色彩應用等,久而久之也可能對使用者的情緒等,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在規劃軟裝設計時,一般會需要經過哪些步驟?
D:首先消費者需要先判對自己的狀況和需求是什麼,進而找到合適的軟裝公司進行搭配。接收到委託後,會先進行實際場勘、丈量,通過詢問消費者取向及需求後,進行充分溝通達成共識後,給予客製化的軟裝設計建議,如色彩、收納、家具選擇等。再來就分為兩種合作方式,一是由我們直接進行,或者業主也可直接發包。
有曾經遇過印象深刻的案子可以與我們分享嗎?
D:我們經手過蠻多偏好「租大於買」需求的租客,有些也許認為租房比較符合經濟效益,長此以往也租得很習慣了,但對於現居的生活空間有著更多期望,也願意多花一點預算進行調整,由於租約有規定無法作大幅度的修改,像這類型的客戶軟裝設計就非常適合他們。
也有另一種族群,是從事包租代管的投資客,通過軟裝設計的優化,讓物件能夠更好租賃,甚至達到市場差異化的部分,居住品質提高了,也能夠進一步篩選掉一些不適合的租客。好的軟裝設計,面相不只是單一的,而是對客戶來說能為他們的生活帶來全面性的價值與滿足。
國內外的軟裝設計業現況,存在著怎樣的差異呢?
D:相較於國外而言,台灣軟硬裝分工的概念較為模糊,例如室內設計有相關學系、證照可以進行檢證,但軟裝設計的資源就相對不足,國內現況沒有一個相關的機制去驗證說怎樣的人是合格、合適的軟裝師,而套用到空間之中,如果僅是一味追求美感,沒有受過相關訓練的設計師,運用到一些銳角,或較高的層板,對有老人小孩的家庭來說,反而提高了生活危險性。
國外的資源就相對好非常多,從學校到未來出路有比較多養分。而台灣的軟裝市場到近年才漸漸被重視,軟裝師的職位以前如果用google搜尋是非常少幾乎沒有的,現在能見度比較高了。
在您看來,軟裝設計未來的市場發展會是怎樣呢?
D:現在講求的「不過度裝潢」,主要原因是為了環境保護,當木材的生長速度趕不上人們對它的需求,過度砍伐的後果往往不堪設想。當想滿足生活質感追求,在不過度破壞環境的前提下,軟裝設計其實就會是一個很好的答案。
對軟裝市場的活化及發展,從根本做起如可由家具、建材廠商、空間設計的供給者,去吸收軟裝相關知識後內化,自發性地去提供軟裝服務,這時他們味顧客作的規劃和給出的挑選建議,就會優化許多。同時,也能夠跟外界的軟裝設計師進行異業結盟合作,這樣的轉變對未來的市場發展,一定大有助益!
豐庭空間美學
02-2754-5577
eleganthomedeco100@gmail.com
https://www.facebook.com/eleganthomedecor100
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四段265巷10弄5-1號
圖片提供
豐庭空間美學